標題:重新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與結果(二)

  四、經濟增長的驅動機制
  如果把8%的增長率視為中國經濟的蕭條臨界點,那么就應當承認,在這種蕭條狀態(tài)下的經濟增長(當然毫無疑問存在著數據“水份”)與市場經濟國家的正常經濟增長并不相同,因為它的生成不一定單純依靠自然形成的市場需求。與正常的市場經濟相比,中國的這個超高的臨界增長率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型增長(forcedgrowth)”。所謂的“強制”是 ……(快文網http://hoachina.com省略30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更多相關文章:重新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關于xx縣2009年認真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
  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基本趨勢高增長的探析
  以宏觀調控政策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思考
  郵政企業(yè)用科學發(fā)展觀重新認識行業(yè)定位
  縣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的調查
  關于看待銀行信貸快速增長的探析
  關于稅收收入超gdp增長的調研文章
  關于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工商局貫徹落實《市委進一步加快城鄉(xiāng)居民收入…
  簡析目前食品案件增長的原因、特點及治理對策
龐大的黨政干部體系仍然保有干預和操縱經濟活動的充份能力,與改革前不同的是,“強制型增長”的實現機制更新了。
  在轉型過程當中,政府對經濟增長目標的干預動機當然包含理性的經濟社會需要:如創(chuàng)造條件讓多數企業(yè)生存下去、維持現有的就業(yè)規(guī)模、支撐全社會的心理預期[12],此外也有避免因經濟萎縮而導致稅收減少、提升國家形像以便吸引更多外資等考量。但中央政府對“強制型增長”的推動同時還源于政治需要。執(zhí)政黨把保持7-8%左右的經濟增長率作為政治承諾,以體現其執(zhí)政能力從而維持合法性。80年代初期提出的“工農業(yè)總產值翻兩番”就是這樣的一個政治承諾[13]。把未來20年的經濟增長率確定為其主要奮斗目標的執(zhí)政黨在世界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目前仍然處在與一般市場經濟國家不同的政治環(huán)境中。在民主國家,經濟增長不良只會導致內閣變動或執(zhí)政黨更替,但一般不會影響到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因為民主制度不需要靠經濟增長率來為其制度的合法性正名。而中國這樣的政治集權_則不同,由于經濟改革嚴重動搖了正統_態(tài)的正確性,并連帶著削弱了原來奠定在_態(tài)基礎上的政治合法性,因此,回避政治改革的單純市場化策略不可避免地把政治合法性的基礎經濟化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在相當大程度上成了執(zhí)政黨的能力與合法性的檢驗尺度。所謂的“發(fā)展是硬道理”就是對這種特殊的經濟-政治關系的通俗性概括。而在“發(fā)展”不易隨時測度的情況下, ……(未完,全文共9858字,當前只顯示79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重新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與結果(二)

上一篇:重新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與結果(三)
下一篇:關于中國經濟戰(zhàn)略的思考